众所周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岛城独特的城市景观风貌,其中“红瓦”排在第一位,更显示出了这种风貌的特色。然而,4月10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游客众多的奥帆中心一带 ,形成了一片黑屋顶景观。原来,这是部分市民在维修漏水的房顶时采取的无奈之举― ―由于个人财力有限,他们无力恢复以前的红瓦景观,只能牺牲美观。
4月9日,家住东海中路的市民王培琴向本报反映了她最近发现的一个怪现象――奥帆中心附近很多楼座楼顶的颜色由红色变成了黑色。王女士说,她家住在奥帆中心附近,平时经常在这一带散步,前些日子她突然发现周边增城路、澳门路等路边小区内的楼房变了模样,原先整齐划一的红屋顶中,夹杂出现了不少黑屋顶,显得十分难看。“‘红瓦绿树’是咱青岛的特色景观,现在却出现了黑屋顶,实在不好看。”王女士说,“这里紧靠着海边,又挨着奥帆中心,每天有很多游客,不知道游客看了后会有什么印象。”
房顶渗水居民忍痛弃美观
记者了解到,王女士描述的区域主要是指奥帆中心附近的弘信海滨新村、银澳花园等小区。4月10日,记者沿着东海中路、增城路和澳门路等路段走了一圈,发现这些小区内的楼顶,铺上了黑色的防水材料,有的还是成片的,这与旁边的红屋顶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反差。记者注意到,一些楼顶还在施工。
“楼顶确实应该弄成红色的,但现实中也有不少困难啊。”于1998年第一批搬到弘信海滨新村小区居住的于希瑞告诉记者,当年防水做得不好,出现了渗水。住在顶楼的居民迫不得已要维修,可维修需要一大笔资金,他们没有能力从其他渠道筹集资金,就只能自己负担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只好忍痛放弃美观,能保证楼顶修好,不渗水就可以了。于先生的说法得到了其他几位居民的证实。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如果将现在的黑屋顶变成红色,需要粉刷红色防水涂料,而这种涂料的价格很高,这也是导致居民放弃粉刷的主要原因。
“‘红瓦绿树’景观是大家公认的,现在弄成了黑色,确实不像话,应该尽快想办法解决。”采访中,市民王女士说,能够影响城市景观的房屋维修,不应只由居民个人来解决,毕竟个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考虑那么周全,政府部门应该出面帮忙协调解决。
房屋“养老金”将帮上忙
“老百姓只能管自己的生存问题,他不大可能去考虑美观不美观,协调不协调。”市人大代表、北方国贸集团董事长李其温表示,发生这样的事,确实不能怪居民,毕竟目前岛城在商品房共用部位的维修方面还是一个空白。不过,李其温表示,这种尴尬将得到很好的解决。因为在今年的市人代会上,由李沧代表团28位代表提出的第11号“关于加强本市住宅专项维修管理的议案”和市南代表团18位代表提出的第18号“尽快出台《青岛市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的议案”被并案作为1件大会议案。“这意味着政府部门今年将着手研究有关商品房共用部位维修的问题。我听说市政府已专门召开会议,听取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对该议案的办理情况,议案也已开始起草了,相信很快就会有好消息传来。”李其温说。
据介绍,本市实施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没有建立统一完善的商品住宅专项维修管理制度。市政府2001年颁布了《青岛市城市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维修管理暂行办法》,只对已售公有住房的共用部位和设施维修基金作出了相关规定,未对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作出规定,这致使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归集额为零。
新建房建维修资金专户
由于制度缺失、维修责任不明等因素,因住宅专项维修问题引发的纠纷和上访呈增长趋势,2008年至2010年三年投诉935起,其中共用部位及设施引发的投诉占37。
今年市人代会期间,人大代表们在所提议案中,建议市政府出台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启动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的缴存工作。对于新建房屋,由开发建设单位在申领房屋预售许可证前将首期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缴存至资金专户。对已售房屋的补建,业主应当按照首期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的标准一次性或分期补建,未补建的不得进行房屋交易。
同时,建议由物业服务公司或房产管理部门组织缴存已售(存量)房屋专项维修资金;准许业主使用住房公积金缴存已售房屋的专项维修资金,以扩充资金来源。
转自:青岛建筑防水网